第二次出发(一)(1 / 1)

陈树一手拉开抽屉,把那张写着Ω第二次实地调研计划草稿铺在桌上。

王昭在家翻出那副从没戴过的护目镜。

刘小利在屋顶练着刚编好的“登井打气词”。

张芳把自己画的路线图贴上墙,写着:“我们要从哪儿出发,到哪儿为止。”

胡静收拾好了行李,合上拉链时轻声说:“这次不是谁让我去,是我自己想去。”

马星遥站在阳台上,望着天上那轮除夕夜的月亮,心想:

“我不想再问‘我是不是外星人’,我要开始决定‘我要成为谁’。”

屋外烟花最后一响“砰”地落下,

桐山的天空安静下来。

而少年们的心,却正开始沸腾。

窗外的鞭炮声逐渐稀落,电视里春晚刚刚播完谢幕曲《难忘今宵》,街头巷尾的人声和热闹都像在慢慢退潮。

屋里灯还亮着。

乔伊坐在书桌前,盯着手机上的一封新短信。

发件人:沈飞

内容简短:

【入井许可已批,最新线路图已快件寄出。三号井深段通道出现变动,B5区或已解锁。你们不是在调查,你们在“归位”】

她没有马上回复,只是把手机放在笔记本旁边,翻开了那份Ω-重启调查计划草稿。

她看着那一行行熟悉的字,突然心中一动。

“如果未来,是设定好的,我们到底是在演出?还是在选择?”

回想第一次进入三号井,他们满脑子想的是——

“竞赛资格”、“简历加分”、“升学推荐”、“提前体验科研”……

一切都围绕着“未来更顺利、更成功”。

但现在——

张芳看见了“高考状元后只是格子间里的小职员”的未来,

陈树看见了“父亲另组家庭,母亲仍在街头摆摊”的未来,

王昭看见了“光鲜生活下孤独终老”的自己,

刘小利看见了“曾经热闹的自己蜷缩在十平米出租屋”的模样,

乔伊看见了“自己是男的、博士,但面无表情”的未来。

这一次,他们再也无法用“升学动机”来解释自己想要再次出发的执念。

他们想知道:

“这些未来,是不是设定好的?”

“是不是早就被系统写进了数据库?”

“我们现在的努力、纠结、喜怒哀乐——是不是不过是命运程序里的一行行注释?”

他们不想再做一个只为“考试结果”而行动的学生,

他们想要一个答案。

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一夜,六人陆续在群里回了一句——

张芳:“如果未来注定平凡,那我至少要明白我有没有机会选另一个结局。”

陈树:“我想知道,我爸是选择离开的,还是他也没得选。”

王昭:“如果我一定是孤独终老的人,那我至少得先试试不那么活。”

刘小利:“我不怕住在十平米,我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甘愿。”

胡静:“你们都还年轻,但我也还来得及。如果命运真能改,那我就改它一回。”

马星遥:“这次我不为了火星,我为了现在的我。”

乔伊最后打字,发出:“春天快来了,我们不是去破案,

我们去问一句话:‘命运,你给不给我们一个重新写剧本的机会?’”

屋里电视终于熄了,

而他们的青春,在这个夜里亮着,像未落的烟花。

清晨六点,窗外大雪初霁,阳光透过冰冷的空气斜照进窗台。

乔伊捧着那份从沈飞处收到的“Ω项目失败档案”,坐在书桌前,一页页地翻阅。

纸张是黄的,字迹是手写与打印混排的老式公文格式,封皮的下角印着红印字母:“CONFIDENTIAL / G1级”。

她翻到中段,看到那一页泛黄的打印件:

Ω实验原理核心摘要(内部研究草稿)

宇宙本质是一场“无限双缝干涉实验”。

每一个生命体、事件、选择,本质上是一种“叠加态”。

人类的自由意志,不过是“观察者效应”中的一种微扰。

·Ω试图构建一台“干涉场稳定系统”,让叠加态在宏观层面“共现”——从而引导“现实变轨”。

而红笔圈住的一段——乔伊看到时,手微微一抖:

“1999年6月24日”为选定的“宇宙干涉窗口日”,即宏观时间坐标最大松动点。

但由于1998年12月6日“预启动”失败,Ω系统进入‘非闭合循环状态’——造成‘19990624’在某些被干涉个体中形成‘时间折回’现象。

她喃喃自语,嘴唇轻动:“所以……我们这些人,都是‘折回’的样本?”

她快速翻页,找到了沈飞批注页。

一行墨笔字写着:“目前判断:实验未真正终止,而是因失败进入‘不完全启动状态’——相关变量个体将不断经历‘未完成的未来’。”

她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所有人的面孔。

乔伊自己——来自2021,却无法回去。系统给出的答案是:必须等Ω完成“稳定状态反馈”,她才能“归位”。

通俗点说就是:她不是来“穿越”的,她是来“完成一次物理闭环”的。

马星遥——

他看到的未来,是自己五十年后孤独地生活在火星科研站。

那不是预言,是干涉系统中“脱离地球轨道”的替代命运。

系统里写得清楚:

“如Ω未完成,马星遥将持续接受非地球同步轨命运配置。”

陈树——

他的父亲陈正在1998年矿难后“失踪”,但他却在井下看到父亲仍存在于某种“另一种状态”。

因为系统中存在这样一段描述:

“部分参与者因Ω未完成,处于非线性生命分布状态。身份、家庭结构、记忆重构皆可能错位。”

她的手指紧紧握着纸边,眼神中闪过从未有过的清明。

“所以……那个日期——1999年6月24日,才是真正的一切起点。”

她终于明白:这个项目根本不是一场“物理实验”那么简单。

它是一次对“时间权”的争夺,是人类第一次,试图通过技术改变宇宙的叠加态选择路径。

那一天,如果成功:她会在2021回到原有人生轨迹,成为那个“博士”;

马星遥不会“被安排”在另一个星球作为“稳定观察体”;

陈树的父亲,也会重新回到他和母亲的现实,而不是那个“被替换过的陈正”;

而他们的现在,就不是这场支离破碎的“重演剧场”。

她轻轻合上档案,闭上眼。

窗外烟花最后一串响起,阳光洒进她睫毛的阴影里。

她睁开眼,喃喃道:“我们不是在走向未来,

我们是被卡在了未完成的过去。”

“这一次,不为科学,不为升学,

只为一个确定的答案。”

她站起身,拨通了陈树的电话。

那是行动正式开始的第一通呼叫。

窗外阳光穿过老式百叶窗,洒在布满灰尘的桌面上。这个角落,年久失修,连风都不太想来。

但今天,它迎来了一个比春晚还重要的“剧本会议”。

乔伊、陈树、王昭、张芳、马星遥、刘小利、胡静、乔磊——八人全员到齐。

圆桌上摆着厚厚一摞打印文件、标注笔、录音笔和老式录音机,陈树还特地带来了自己的监听设备,连天线都架在窗边。

乔伊站在白板前,深吸一口气,说出的第一句话,几乎凝住了空气:

“Ω不是一个实验。”

她扫视每个人的眼睛。“它是一个我们所有人——必须亲手完成的‘命运闭环’。”

张芳翻着她刚打印好的文件夹,郑重其事地补充:

“这一切从1998年12月6日预启动失败开始,导致了1999年6月24日原定的‘宇宙干涉窗口’无法启动。”

“我们,都被困在那个失败的余波里。”

王昭轻轻点头:“我们不是在查历史,我们在试图修补一个‘现实的漏洞’。”

乔磊看着面前这帮比自己小快十岁的孩子,久久没有插话。

这一刻,他意识到:他们早就不再是“学生搞课题”的心态。

他们是站在命运对面的“后备设计者”。

乔伊继续陈述,语气更坚定:

“我们每个人——”

“我,必须让实验成功,才能回到2021,完成归位。”

“马星遥,必须让实验成功,才能保留‘地球居权’,不被替代配置。”

“陈树,必须让实验成功,才能让父亲‘回归原轨’,摆脱当前的状态错位。”

“张芳、王昭、刘小利……你们虽然没有系统明示的目标,但你们都看见了,未来正在偏离你们本应拥有的路。”

王昭轻声说:

“如果我们不管,那个未来就会像系统演示一样,成真。”

乔磊终于开口了。

他沉声问:“你们想怎么做?靠热情和情绪打通三号井?”

乔伊没回避,反而一字一句地回答:“不是热情,是系统逻辑的反向解析。”

她把厚厚一沓文件摊在桌上:“我们准备的是—Ω-研行动纲要。”

陈树打开监听装置:“信号实验、同步验证、电磁场稳定器,这些我全可以复现手动简化版。”

刘小利咧嘴一笑:“我带动力,全队气氛组!还有谁!”

胡静点点头:“我有社会渠道、人脉协调能力、物资统筹。”

王昭把最后一页“干涉视窗清单”贴上白板:

“我们缺的不是勇气,是‘由我们亲手完成一次Ω’的执行步骤。”

全场沉默了一秒,然后,乔伊走到桌前,写下白纸黑字标题:

《Ω第三次全体大会纪要》

陈树接过笔,在下面加了一句:

“我们,不是观察者。”

张芳写下:

“我们是参与者,是校准者,是终结者。”

马星遥缓缓念出:

“我们要打破这个循环。”

最后,乔磊补上:

“Ω唯一能成功的方法,就是让我们,成功一次。”

他们站在旧教室中,阳光照在他们肩头,风终于从破窗缝里吹进来。

这场会,没人鼓掌。

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这是一次没有彩排的演出。

成不成功,不再是别人给答案。

这次,是他们写下了自己的开场白。

室外积雪还没化,地面泛着光,窗台上贴着半残的“迎春”剪纸,风吹过窗户,“哐哐”响。

会议室里却温度不低。

八个人围坐,桌子中间是一份由乔伊打印、张芳誊写、陈树用红笔标注的《Ω·三月进入三号井行动计划》。

乔伊站在最前方,穿着校服,外套脱了,马尾高扎,一只粉笔在黑板上飞舞。

她在黑板上写下标题:

三号井· 2002年3月第二次介入计划

她回头看了看众人,语气平稳:

“根据气候、学校课程安排和矿区施工休整期,最终入井时间:2002年3月16日(星期六)上午六点集合,八点入井。”

“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整。”

她一字一句地说,没人插话,因为这已经不是“说说看”的热血阶段。

这是真的要出发了。

胡静靠在椅背,点烟:“放心,进井你们去,找人是我和乔哥的事。”

乔磊翻资料,不苟言笑:“这回不能有一丝疏漏。”

乔伊总协调,张芳负责路线规划及记录、王昭现场节奏与节能规划、刘小利心理与情绪控制。

刘小利坐直身子:“我终于是主力了,搞气氛我不怕,搞队形我也行!”

王昭淡淡一笑:“我会记住所有人的节奏,不让一个人落单。”

乔伊看着他们,缓缓说:“我知道,这听上去像一场少年自导自演的‘地下剧’。”

“但这不是游戏。”

她停了一下,扫过每个人的眼睛:

“所以,现在,我们要进入下一项:失败预案。”

全场安静下来。

风刚好从窗缝吹进来,几页纸微微抖了一下。

乔伊轻声说:

“如果我们这次……没回来。”

“或者,系统再次失败。我们每个人,都要留下一句话,是‘留给此刻的我们’。”

他们一个个,掏出笔,在那一页空白的“行动登记表”背面,默默写下。

黑板最上方,乔伊用粉笔写下:

“失败不可怕,遗憾才让人后悔。”

乔伊:

“如果这一次还是不行,那就请未来的我别怪现在的我——我真的来过,也真的拼过。”

陈树:

“爸,我修好了你留下的机器,不管你在哪,记得回家吃一顿热饭。”

王昭:

“如果结局注定孤独,那我就选择一个不孤单的过程。”

张芳:

“愿你未来的生活不止是‘第一名’,而是能自由地喘口气。”

刘小利:

“我知道我以前只负责笑,但其实我一直很认真。这次我是真的准备好了。”

马星遥:

“我不想去火星,也不想逃回课堂,我只想留在这个星球,这个时空,跟你们一起。”

胡静:

“不管能不能改变命运,我这次是为自己选的。”

乔磊:

“我不是什么主力,我只是想陪你们走到这一站。之后的,你们自己写。”

最新小说: 恶女成神豪,疯批男主们争疯了 恶毒雌性要洗白,从攻略兽夫开始 非白即黑:皇上的妖精 明昭瑶 顶级神豪!富婆打赏完男神们疯了 宠妾灭妻?主母重生杀疯了 涅槃归晚 彼岸花叫越青 风把你的名字吹到我耳边 烬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