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值已经回满,姜晚起身挖出前几日埋下的全部身家——仅剩的两贯铜钱,将它收进了实验室。
晨雾未散时,阳光穿过竹叶,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姜晚站在河滩边,打开那面只有她能看见的半透明面板:
“霸气,开启一键施肥。”
【叮!开始执行~目标区域:河滩地,土壤诊断为缺乏磷元素】
刹那间,河滩地上空浮现出无数萤火虫般的金色光点。
它们并非无序飘散,而是被精准牵引,形成一张流动的星网。
半透明蓝色光幕跳动着数据:施肥进度:37%...68%...100%
土壤pH值优化中。
光粒接触土壤的瞬间,发出细雨般的沙沙声。
金色的微光渗入土层,像无数细小的星辰沉入大地。
【本次施肥完成,共耗时2分17秒,磷元素有效利用率:91.3%冷却时间:14天6小时】
姜晚目瞪口呆,这场面也太震撼了。
她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看到方才松了一口气。
“霸气,这也太高调了……”
【推荐抽奖解锁[拜托了地],保证神不知鬼不觉,物超所值!】
“等等,我有自己的节奏。”
姜晚蹲在溪水边迅速净手,指腹揉搓着沾染的泥土,擦干手后神情郑重的在胸口前合十。
【宿、宿主?你……你在祈祷吗?需要霸气播放《好运来》当背景音乐吗?(�2�9�6�1�0�6�9�0�6�1�0�7)�1�2�7�7】
“嘘!心诚则灵。”
复杂玄奥的符文和流光溢彩的转盘开始缓缓旋转。
转盘飞速旋转,最终指针颤巍巍地停在了灰色区域。
【叮!获得道具:永不断墨的0.5mm黑笔(普通)】
【描述:一支看似普普通通的黑笔,永远不会断墨。
备注:一个晚上,一盏灯,一支笔,一个奇迹。】
姜晚面无表情,看向系统并缓缓在头上打出一个“?”
霸气赶紧安慰:【宿主别生气!第一次都是垫概率的……】
姜晚定了定神,还剩一抽,这次不搞虚的,直接开始。
转盘再次转动,姜晚屏息凝神,忍不住从指缝里瞄:
【叮!获得核心技能模块:拜托了地(珍品)】
说明框弹出的瞬间,整个光幕都仿佛被白银色的光芒填满!
【哇!!宿主欧皇附体!霸气就知道宿主最棒了!(�7�7ω�7�7)】
小凤凰在光幕上疯狂打滚,比姜晚还要兴奋。
“系统托管!”姜晚泪流满面。
这意味着,每日天不亮就去收集家禽粪便浇地的时代过去了,恭喜牛马姜晚迎来睡眠自由!
近百倍的加速生长和防虫害功能,简直是太逆天了!
【备注:“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夜幕下蕴生机。”此为低调种田,闷声发财的必备神器!】
【耗能:50成就点/小时】
姜晚:“……”
所谓大喜大悲就是——
她根本开不起。
“霸气,成就点怎么获取?”
小凤凰立在姜晚肩膀上亲昵的蹭了蹭:【宿主可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成就点~】
姜晚露出打工人的微笑:“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触发任务:改良曲辕犁,解锁工业板块(限时:7天)
奖励:商业傀儡人*1、成就点*400、威望+200、称号“里正的支持”、土豆种子*1包】
【叮!触发主线任务: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在乱世方舟中,唯有聚沙成塔方有一线生机。
作为女帝,怎么能没有自己的人手呢?现在发布长期阶段任务:
一:成功招募或收留500名百姓加入队伍。(0/500)
奖励:?
二、制定规则并公示,确保规则被接受执行。(0/1)
奖励:??
注意:队伍中60%成员需保持基本健康,民心需要达到70】
姜晚看到一串问号也是一头雾水,好在主线任务不限时间,她稍微能够松口气。
根据轻重缓急,姜晚决定先从改良曲辕犁入手。
已知汉代常用直辕犁,比较笨重,需两头牛才能拉动,且不好转弯,用起来十分不便。
直到唐代,才出现了犁辕弯曲、小巧灵活且能够调节翻土深度和角度的曲辕犁。
所以……怎么造?
姜晚握着笔,眼神认真:“隔行如隔山,祝我成功吧。”
烛火在案头摇曳,姜晚揉了揉酸胀的眉心,指尖还沾着墨迹。
“我还就不信了!”
姜晚深吸一口气,又坐回案前,笔尖沙沙,划过纸面。
凭借自己刷短视频的记忆,姜晚将曲辕犁大概画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她忽然觉得眼前的光线变了。
窗外,东方的天际泛起一层极淡的青色。
天亮了。
姜晚蹲在田埂边,指尖轻轻抚过那道被犁底磨得发亮的凹痕。
“女郎在看什么?“老农王伯擦着汗走过来,黝黑的脸上皱纹里嵌着泥土,笑容朴实。
姜晚撑着膝盖慢慢站起来,她适应了下光线,指着犁辕:“只是想着此处若能转弯便好了……”
老农王伯呵呵一笑,“就跟人胳膊肘似的一样转吗?”
姜晚若有所思,人的胳膊之所以能转是因为有关节。
关节!
“我明白了!“姜晚抓起一根树枝就开始在地上画线作图,生怕灵感一溜烟就跑没了。
不需要重新造犁,只要把直辕改成曲辕,再在这里加个活结……
王伯眯眼瞅着鬼画符般的线条笑了:“女郎这画,倒像小女的刺绣。“
姜晚一口气画完犁的结构,眼神亮的惊人:“老伯可是木匠?”
王伯摇了摇头,弯腰抓起一把土,任其从指缝流下:“老汉只晓得这地里的学问啊……”
他跺了跺脚下这片土地,“得自个试了,才能知道好不好。”
最简单的物理原理,就藏在最朴实的劳作智慧里。
姜晚拿出写论文的劲,死磕曲辕犁,废寝忘食。
为什么汉代没有曲辕犁?
姜晚从不怀疑古人的智慧。
在这片以农耕为根基的土地上,先民们早已用铁器书写过无数传奇。
曲辕犁与汉代同期织机相比,构造并不复杂,可为何直到盛唐,它才真正普及?
因为战火焚烧的不只是城池,还有传承技艺的耐心,苛税压垮的不只是百姓,还有改良的余力。
当活命都成奢望时,谁还敢奢谈创新?
她突然想起毕业论文致谢里那句“愿做历史长河里的拾穗者“,如今竟成谶语……
“霸气。“姜晚忽然唤道:“将格物院写入五年计划。“
霸气欢快地跳动文字:【叮!系统已录入计划】
要让智慧生根发芽,还得有让百姓直起腰杆的太平年景。
姜晚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