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第十五天,虽不是我朝思暮想的故里,但算是平衡内心、逃避琐碎记忆的小窝。用十天的时间放纵了下内心,失眠的症状也减缓了些许,算是能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了,骑小车的技艺又熟练了几分。现在三分青稚,三分儒雅,本事不多懂的不少。要是年轻十岁我肯定也是义愤填膺高举“正义”大旗的键盘侠,年少无知血气方刚的时候谁都有过,偏执的认定了一件事情就会把一切外界声音视为敌对,用高亢的声音彰显自己的观点,那怕诉诸的观点幼稚可笑,可认定了就是认定,没有为什么,没有不可以。年轻的时候喜欢什么都不为过,年迈的时候放弃什么都不为错。现在想想是我选择了它,还是它选择了我呢?我不知道,很多事情没有缘由,没有开始,只是到了一个契机,才意识到自己有了这份思想,有了些许能力,而我的能力和想法也是在后来回想时才有了大体的形状。
人们总说:人心隔肚皮,人是会变的。可有些基本原则总是要遵循的,人类是群居型生物,离不开社交,离不开他人的认可,会受到欲望的驱使,哪怕是出家为僧也有寺庙作为心灵的归宿也要念经颂道驱赶内心欲念。世人林林总总,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组织,都是良莠不齐,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要看过多少人才能说自己懂人心呢?要经历多少事才能说自己看透了世俗呢?没有数的,就像想要做好一件事,总感觉自己没有准备好一样。后来有一天你会发现,此时此刻的你就是最好的状态,哪怕时光回溯,以当时的性格秉性、环境氤氲都会产生一样的结果。站在现有的知识高度和心态境遇去盘点过去的种种,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仍迷。
我生来就是高敏感型人格和外胚体质,加以童年不幸,在抑郁和孤独中摸爬滚打,用坚韧和敏锐作为作料,造就了现如今的我,mind reader(读心者),也得益于对侦探、微表情题材影视的热爱。创办了鞘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谈判助理所,通过观察他人言谈表情、肢体动作来评估谈判时对方底线和我方有利基点。初心是通过协助洽谈谈判来帮助委托人建立优势达到预期目的,争取理想薪资来过上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可惜生逢乱世,社会动荡,想要悠闲摆烂,确实需要些时日,也无妨,大丈夫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何况我年轻气盛正想闯出个属于我的天下。
门店的硬装也以准备妥当,再置办些家具装饰,就算正式完工,和几个经理坎坷一路走来的伙伴也一直合作的不错,现在差的就是吸引主顾的“海棠花”了,虽恨海棠无香,但外貌隽永,秀色繁枝。用来“招蜂引蝶”再好不过了,要是能穿上定制的职业装想必效果更加,说办就办,拿起电话就给发小打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