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经临近尾声,空气愈来愈热,散发着换季的味道。
驿道上,一白衣书生缓步慢行,饿便吃些路上摘的野果,渴就喝些水壶里的泉水,累便停下休息,乏就找个干净地方闭目养神。
不知不觉,书生的眼前出现了一座城门。
城门有字——鹿鸣镇。
书生走进城里,城里人来人往,商贩的吆喝不绝于耳。江颂被眼前各式各样的物件深深吸引。他看见女人们簇拥在一起的胭脂铺,看见卖糖葫芦的,卖风筝的……
江颂边走边看,忽然驻足在一个折扇摊子前。
“客官,买折扇吗?我这的扇子可是一等一的好,许多名士大家都从我这买的扇子呢。”小贩满脸笑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我记得我师父以前经常拿个折扇当宝贝,可稀罕了,从不让我碰。”
小贩面上的笑容不改,立刻拿起一把折扇递给江颂。“客官,我这边的质量都是绝对上等的,纯正湘妃竹,当代书法大师颜正青亲笔题字。您可以随便看,随便把玩的。而且价格公道,八十文钱一把,绝对划算的。”
“小生倒是挺喜欢拿个折扇的,只是小生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来店主人你要的这八十文来。”
听了江颂的话,小贩一改先前的和颜悦色,语气平淡。“客官,你莫不是特意过来拿我寻开心的。若是没有银钱,还请客官移驾别处,别耽误了小子的生意。”
“小生确实拿不出来这八十文钱,不知店家能否支持以物易物?”
小贩又眼前一亮,只是语气依旧平淡。“不知道客官要拿什么东西来换了。”
“《商贾纪要》。”
“那是什么?”
“一本书。”
“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
小贩顿时觉得好气又好笑,原来是个穷酸的书呆子。
“店家以为如何?”
“走走走,一边去。别挡着我做生意。”
突然城门口进来了两个人,顿时成了街上的焦点。准确来说,是两者中走在前面的那名女子。
女子身着红裙,肤若凝脂,气若幽兰。弯弯的柳眉,像天上的月亮;大大的眼睛,配上樱桃小口显得格外楚楚动人。
江颂面前的小贩直勾勾地盯着那名女子,他便也循着目光看了过去。不过只望了一眼,又转过头来开口道:“店家,小生再加一本《商治》如何?”
小贩见江颂不为所动,心中有些好奇,也不禁对这个穷书生高看了几分。“拿书换就算了吧。你觉得这姑娘咋样?”
“美则美矣。”
“既然好看,你咋没多看几眼?”
“书中自有颜如玉。”
小贩一听,忍俊不禁。到底还是个书呆子。
“好一个书中自有颜如玉。”那名女子身旁的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江颂身边。
“老先生谬赞了。”江颂躬身行礼。
“你想要折扇?老夫这有一把,不知你能用什么书跟我换。”
“老先生读书甚多,小生万不敢班门弄斧。”
“哈哈,你这小子倒是有眼力。不过你说说也无妨,好书重读一遍也无不可。”
“既然老先生这样说,小生就献丑了。一本李谷鑫的《资政启示录》,不知先生可否割爱?”
“李大家的《资政启示录》?我记得好像就帝都那边有一篇孤本,你这娃娃莫不是在逗老夫。”
“小生万不敢戏弄老先生。”说罢,江颂便从书箱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古书。
老者接过书随意翻看了几眼便高兴地捋了捋自己的白胡子。“想不到竟然是真的。你小子倒是有不少好东西嘛。”
“老先生过誉了,只是侥幸遇到位好师父罢了。”
“名师出高徒,书生少年郎。不错,不错,我喜欢。那这把折扇就送给你了。宝扇配白衫,好不风流。”说罢,那老人缓缓转身离去。
江颂拿起折扇,向着老人的背影微微作揖。既为增扇之恩,也有敬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