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冷月跟家人说了建房的位置,并且要做个水车,到时候好引水灌溉,冷家人自是无有不依,于是冷青松又去找了李木匠说了水车具体的大小和安放的位置,以免小了提水量不够。
下午,几个嫂子已经将小子们的长衫给做出来了,一个个的穿戴整齐挎着空书包,包包头上扎着与衣衫同色的藏青色发巾,别说,还真有那么些读书郎的模样。
雪儿穿着粉色碎花短衣,头上扎着两个小丸子,绑着粉色的发带,本就生得冰雪可爱,这一下在一众男娃中尤为显眼,高兴得像只花蝴蝶在人群里跑来跑去,惹得几个嫂子羡慕得不行,这个摸摸那个搂搂,看得众人眉开眼笑。
杜氏把冷月拉进里屋,拿出她给冷月赶制出来的新衣,一件粉色碎花窄袖短衣,交领特意用杏色布料缝制的襟子,因着农家人要干活,日常所穿大多都是长裤而非襦裙,便是给她做的杏色长裤,颇有几分清新淡雅的味道。
“来,小五,赶紧换上让娘看看!”杜氏催促着冷月更换衣衫,大有一副也想炫耀自己闺女的架势。
冷月看着衣衫上的针脚,这么短时间内做出一套衣服,且针脚细密,可见杜氏心思。
她高兴的将衣裳换上,展开手臂在杜氏面前转了一圈,皮肤白皙病容尽褪,圆圆的眼睛弯成月牙儿,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哪怕头发只是被一根木簪高高挽起,也难以掩盖她清丽脱俗的面容。
“娘的小五就是好看!快,出去给你几个嫂子也看看!”
杜氏笑成一朵花儿说着就拉着冷月往外走。
冷月不好意思,她又不是小孩子,怎好像雪儿似的被人围观。
不过杜氏可不依着她,拽着她就往院子去。
“你们都给看看,小五这身衣衫可还合适!”
杜氏虽是在问,可是语气中明显就是肯定。
几个嫂子看呆了,直道官家小姐也不过如此了。
一众小子都围在冷月身边,直呼姑姑是仙女。
冷家人本就生得不赖,就是平日里穿着补丁粗衣也能看出五官不俗,况且原身自小体弱不常出门,更谈不上干什么农活,皮肤没被太阳毒晒自小就白,加上如今的冷月虽身姿如柳却是纤长挺拔,婀娜中透着几分刚劲,双眼明亮神采奕奕,更显其不凡的气质。
现下只是略微换件衣裳,这容貌和气质藏都藏不住。
“哎哟!咱家的闺女就是好看!”二嫂方桂枝抱着雪儿看着冷月,既羡慕又喜爱,只恨巴不得立刻生个女儿出来。
“小妹这一打扮可是比那些地主家的小姐还好看!你们看这雪儿长得还挺像小妹的,以后啊定是个美人儿!”三嫂秦招娣摸着雪儿的小手逗笑着。
“我啊就盼着肚子里这个是个女娃,不说像小妹这般好看,那肯定也差不了!”大嫂张春兰看着眼前的冷月和雪儿,摸着肚子期待不已。
“雪儿以后要是有小妹的一半我就欢喜了!”
李秋菊笑着一手摸着雪儿一手摸着肚子,心里期待再有个儿子就圆满了。
妇人们说说笑笑,直接给冷月说得脸红不已,不过看着杜氏那一脸得意的笑容,她也就陪着大家说笑着。
傍晚一众男人们回到家中,见着冷月和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次日一早,冷月带着银钱和户帖,在杜氏的要求下穿上新衣,陪同冷有福和冷青河,赶着村长家的牛车,拉着村长一同去镇上府衙办理地契,顺便买回耕牛。
冷青山则是和冷青松带着家中小子去隔壁村章童生家的学堂,几个嫂子也没闲着,除了大嫂张春兰在家做些轻省活儿,其余几个都挎着篮子去了山里寻些野菜。
冷青柏心里不好受,坐在院中失神地劈着柴火。
杜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端着簸箩坐在屋檐下给冷有福缝制衣衫,顺便看着已经切好晾晒的参片,时不时和儿子说上几句。
————
巳时两刻,冷月等人就进了城,直奔府衙而去。
村长同衙役说明了来意,其中一人就引着几人进了衙内,来到管户籍和赋税的办公处,和刘主簿简单说了情况。
得知几人是汜水村前来办理地契的村民,他眉开眼笑招呼几人入内。
冷月还以为要花上些银钱才能办下来,却没想到这主簿竟是这般好说话,不一会儿就将地契和交接文书理好,又亲自拿去给知县大人盖了印章。
待查验了银子之后交接了契书,笑着嘱咐冷有福日后可得好好种地,争取多产粮食,来年如期上缴赋税。
如此,冷月便是明白过来了。
这永川城虽是北地大城,连通南北两地的交通要道,不过因着地广人稀,周边大多都是些贫困村,尤其是汜水村,既偏远人又少,外来的多是租佃土地少有私产,想来这赋税定额肯定年年欠缺,这好不容易有人买了这么多地,往后多了一户交税大户,可不得赶紧给办了,哪里还会从中作梗借此渔利。
这不,听说冷家还要买耕牛,二话不说写了文书,交给下头的官吏吩咐他亲自带着冷家人去牲畜买办处好生挑选...
待冷月几人走后,刘主簿坐在案桌前品着茶,摸着山羊胡哼着曲儿,在心里计算着明年知县大人的升迁考核能否通过...
冷月这边,有了主簿开的凭证,又有小吏亲自带领,在冷有福说了自家所需之时,牲畜买办处的官吏很快就带着他们挑到了一头成年健壮的大水牛。
经过官吏介绍,冷家人才知这耕牛都是由官衙指定人家繁殖喂养,成年后才能拉到这里售卖,喂养的人家从中获得佣金,要是养得好的话好处自不会少,若是养病了或是死了,喂养的人家也是要受到相应惩处的。
而且若是遇到战事,所有耕牛都要应征拉取军需供应前线,凡有违抗者严惩不饶。
好在隆启朝早已过了战事频发之年,周边邻国也都相安无事,冷有福也松了一口气,要不然这十五两买的耕牛都不是自家的了。
最后官吏又给他们介绍了一些水牛喂养的方法,冷月让冷青河偷偷给了官吏一钱银子当茶钱,几人才道谢牵着水牛出了买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