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票?”
“我每样有一张,还有一些粮票、糖票、工业票......”上次结婚,系统随份子钱时给了她很多票。
“姑娘,这里人多,你跟我过来。”男人谨慎地在前面带路。
“太偏僻的地方我可不去啊。”林希更加谨慎地跟在后面。
几分钟后,两人来到一处街道尽头,不算偏僻,人也不多。
林希从斜挎包里拿出各种票递给男人,“囔,票都在这里。”
对方清点了一下票,“这些票加起来,我给你两百块。”
林希来前心里有数,原本她的心里价位就是180、190这样子,这个黑市商人给了她200,算是合理价格,还算实在。
于是,她把票都卖给了年轻男人。
两人交易时,年轻男人告诉林希,“我叫蒋超,是这一片的黑市商贩,你呢?怎么称呼?”
林希:“叫我林同志就行。”
卖票的钱到手,林希又问:“我这还有一些电器,都是十成新的,你收不收?”
她最近赚了不少委屈值,后台也就到账了不少钱。
那些钱不用票就可以在商城买东西,还可以用8折员工价购买,再在现实生活中倒卖出去。
蒋超刚把票都收好,听到林希这么一问,不由得看向林希,“你都有什么电器?”
“什么都有,就看你要什么。”
“......”蒋超眼底闪过一抹惊喜,“你的东西都放在哪里,方便现在带我去看货吗?”
哪怕林希一下子卖他那么多票,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女人居然有十成新的电器。
估计是工厂淘汰的瑕疵品,或者回收旧电器维修后再拿出来卖。
但不管怎样,电器都是紧俏货,有钱有票都不一定买得到。
所以甭管新的旧的,都很好卖的,溢价也高。
“暂时不太方便......”林希想了想,“这样吧,你先说你需要哪些,再给我留个电话,我备好货了就联系你。”
“......”蒋超思考了一会,说:“三转一响、手表、电风扇、电视机、我每样都要一件,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对了,电饭锅你不要吗?”
“电饭锅你也有?!”蒋超两眼放光地问。
主要是电饭锅刚上市不久,也不在市面上流通,仅少数单位特供,家庭几乎不可得。
所以,蒋超压根就没想到林希年纪轻轻,路子却这么广。
手里不但有各种电器,就连电饭锅都有!
林希点点头,“也有的,就看你要不要。”
“我当然要了。”蒋超不假思索地回,又从包里取出纸笔,在纸上写了一串数字,“等你备好了货,就打这个电话联系我。”
“好。”林希收下纸条看了眼上面的字。
果然字如其人,比较野。
“你大概多久能备好货?”蒋超急切地问。
林希:“我只能说尽快吧,反正我备好货就第一时间联系你。”
两人谈好后,林希就离开了。
她找了个偏僻无人的郊外,用员工价从系统商城给自己买了一辆女士自行车。
家里只顾允成有台男士自行车,平时她出门在外,还是有台自行车会方便很多。
买好自行车,林希准备骑车在当地找房源。
这时候还没有房地产,林希骑车去了街道办事处,想要买套房子用来当作临时仓库,顺便用来投资。
她跟街道办的人说明了情况,工作人员就跟她说:“我们这儿有个叫黄立新的,他对买卖房子这一块比较熟悉,我这就带你去他的办公室。”
林希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黄立新的办公室,居然看了熟人!
陆士楷正和黄立新商量事情,就见有人进来了。
当他看清来人竟是林希时,不由得眼神一亮。
林希看到陆士楷后,也微微一愣。
“你好,黄主任,这位林同志说是想要买房,我就带她过来了。”工作人员跟黄立新介绍林希后,就走掉了。
“请坐。”黄立新对林希说。
林希坐下后,陆士楷就问:“你想要买房子?是不是部队住得不习惯?”
林希摇头,“我在部队住得挺好的,买房子是有别的用处。”
坐在一旁的黄立新静静看着两人聊天,他随意问陆士楷:“怎么,你们认识?”
陆士楷:“也不算认识,只是在部队有过一面之缘。”
然后,他儒雅地朝林希一笑,“不知该怎么称呼你?”
“我叫林希,你呢,怎么称呼?”
陆士楷是部队里的人,林希就没对他设防,说了自己的真名。
“我叫陆士楷。”
“行了,你们到底是来找我办事的,还是来我这相互认识的?”黄立新忍不住调侃。
陆士楷听了后,抿唇轻轻一笑,“我和你的事情说得差不多了,先让林同志跟你说说她的事吧。”
林希听了后,就大大方方的对黄立新说:“黄主任,我想在市里买套房子,不知道你手里有没有合适的房源?”
“我这里确实有几套市里的房子正在卖,你看看哪个比较合适......”黄立新递给林希一个资料册。
林希接过后,认真翻看了几下。
一套是土坯小院,就在她之前和蒋超交易的那条西街,售价500。
一套是筒子楼家属房,一室两厅,售价600。
还有一套古宅院子,在市中心,售价1500。
林希想了想,首先排除筒子楼家属房。
因为她买房子是用来当仓库的,到时候蒋超他们搬电器会有大动静,容易惊动一栋楼的邻居。
而且家属院人多且杂,万一被热心民众举报他们投机倒把就完蛋了。
至于土坯小院和古宅大院,虽然都有些年头了,但都很适合当仓库。
毕竟是独栋的,搬东西不会吵到邻居。
“黄主任,我看这套土坯小院和古宅院子都挺好的,你能带我去看看吗?”林希问。
黄立新听了后有点惊讶,毕竟这两套院子差距太大,同一个人,能同时看上这两套房子,这眼光差异也太大了!
而且,这位林同志看起来年纪轻轻的,估计手头上的钱,应该只够买那套土坯小院。
同时又对古宅感兴趣,顺便参观一下古宅。
惊讶过后,黄立新回:“有时间的,你看是现在去看房?还是改日再约?”
林希:“部队离市里挺远的,我来一趟不容易,就现在去看房吧。”
于是,黄立新带着林希去看房,还叫上了陆士楷,“士楷,既然你们认识,那就一道吧,正好你是搞建筑的。”
就这样,三个人各骑一辆自行车,先去看了西街的土坯小院。
和林希想象中的有点区别,不是南方那种土坯小院,而是J城当地的土坯窑洞院子。
每间房子都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
远看像房,近看是窑。
看完土坯小院后,三人又紧赶慢赶前往市中心,参观那套古宅大院。
古宅大院和后市电视里的大宅院差不多,沉重古老的门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屋檐下挂着古朴的灯笼,宅子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家具,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古老历史的韵味。
“林同志,看完这两套院子,有你喜欢的吗?”黄立新一边带着林希参观,一边问。
林希昂头看着眼前的古宅,还不等她回答,一旁的陆士楷就说:“这两套院子都挺好的,主要是看你买房子用来做什么的?”
林希:“就用来放东西的。”
“如果你只是用来放东西的,那我建议你买那套土坯小院,那土坯小院价格低,反正又不住人,只是用来存放东西,用不着太好的房子。”
林希点头“嗯”了一声,就对黄立新说:“黄主任,我和陆同志想法差不多,也觉得那土坯小院用来存放东西挺好的,麻烦你帮我拟个合同,我想买下那套院子。”
“好,没问题。”黄立新爽快地应下。
看来他猜对了,林同志手上的钱只够买土坯小院,来这古宅也只是参观一下而已。
林希:“另外,这套古宅院子我也觉得不错,可能也要麻烦你帮我办理相关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