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隐星稀。沈行昭、乔愉与安置好怨灵玉香囊的胡杨,悄然潜入郑家荒废的老宅。
胡杨负责环境安全评估,快速排查了入口通道、照明线路和堆放区的结构稳定性,并在关键位置放置了临时照明设备。林晚晚在外围警戒,她的能力对感知活物异常有效。“根据小组那边集合过来的资料和胡杨打听到的信息显示,郑家早年败落,后续也没有本地的后人打理这个院子,通过联系我们允许不破坏的进入查看。”
老宅弥漫着腐朽与尘埃的气息。按照草图指引,他们直奔当年郑玉娥可能居住的厢房。
房间早已破败不堪,家具散落,蛛网密布。沈行昭手持特制的灵力罗盘,仔细探查着每一寸角落。乔愉则闭目凝神,试图捕捉空气中残留的微弱情感印记。
沈行昭站在紧闭的、布满灰尘和蛛网的大门前,指尖捻着一张引路符,符纸无风自动。他沉声道:“就是这里了。怨气淤积,如同活物。乔愉,准备好了吗?”
乔愉紧紧握着那个冰冷的玉香囊,将它贴在掌心。沈行昭的手掌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一股温和而坚定的灵力缓缓渡入,在她周身形成一层淡金色的微光屏障。“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稳住心神,只做‘观察者’,不要沉溺。”
乔愉闭上眼,深吸一口带着霉味的空气,将全部精神集中在掌心的香囊上。沈行昭的灵力像温暖的锚点,让她在即将汹涌而来的怨念浪潮中保持一丝清明。
林晚晚突然拉住往门口走的乔愉:“等等!上面……有东西,在房梁阴影里。”沈行昭立刻凝神探查,果然在厢房高处的房梁夹角,发现了一个被灰尘蛛网覆盖的、非常不起眼的微型邪祟符箓残片。“估计是当年为了镇压郑玉娥魂魄或转移怨气所留,失效了已经”
“这里!”乔愉突然指向墙角一个早已坍塌的梳妆台废墟,“很强的执念……悲伤……还有一丝……眷恋?”沈行昭与胡杨立刻上前清理。发现了地砖里的黄铜顶针。
是郑徐二人的定情信物,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唏嘘,沈行昭收入一个塑料袋中。
“那边有小动物的气息,它们曾经搬过一些石头和亮晶晶的东西走。“林晚晚指着东边的一个楼,上面的牌匾已经看不清字迹了。四人查看屋内没有其他反应后,去了那个小楼,进入后发现这个是个藏书阁之类的书房,一共两层。进入2层可以看到抽屉中还有一些残损的照片和破旧账本。乔愉的手通过感应,抽出了一张郑德财和郑家人的合照,也覆盖住沈行昭拿着黄铜顶针的手。
脑子出现画面:
徐文清跪在郑家族长郑德财面前,额头紧贴地面,长衫后背被冷汗浸透。郑德财的烟斗敲在檀木桌上,“咚“地一声闷响:“你说玉娥私通,可有证据?“
徐文清袖中抖出一方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声音发颤:“这、这……玉娥妹妹的绣品……”“那你既然和玉娥私通又为何告诉我啊~”郑德财举起茶盏吹了吹茶汤,一派悠闲。
徐文清心内煎熬:反复说服自己【玉娥性子刚烈,就算我坚持,她也斗不过族长,最后我可要是进局子的。她父亲已死,家产迟早被吞,与其让她受苦,不如快刀斩乱麻……我如今在郑家做个账房,保住饭碗要紧,郑德财的儿子许诺我反告就保我管郑家一件铺子,他儿媳王氏和儿子郑守光觊觎玉娥一家财物很久了,难保郑德财已然知晓。郑守业又是个死呆子半点不懂算计,我自保要紧。】“因为我吃着郑家的米饭,自然是知晓什么是我这个下人的本分,我虽然和玉娥两情相悦,但是玉娥难免一时新鲜,我听闻周家少爷还未婚配,郑家和周家近来商业合作亲近难保不会联姻。文清有自知之明,只盼族长绕过我的一时情迷,也给玉娥一次机会让她早日回头。”
郑德财手上的茶盏并未入口,“啪”的一声往桌上一放:“我自然会秉公办理,你既已知错,可要帮我劝劝玉娥。之后面对玉娥你可知道怎么说了?你要是劝她回过头我自是留用你的。”
画面一闪
一双胖手递过来一袋子银元。“徐文清,你要知道,当初下人来报说你与玉娥秘密相会,我可没有棒打鸳鸯,我是希望你能和我成亲戚的。但是玉娥他父亲去世,家中长兄又不善经营,典当了多少铺面码头与周家,现在玉娥嫁妆都不一定凑的齐,我们堂兄妹一场,养她虽然不成问题,可这银钱也着实捉襟见肘啊。你那破顶针也是好算计哦”
“听说她母亲遗留了珊瑚簪价值连城,若是你想办法得到,我们去周家抵些债务也是好的。但是如何在族人面前说你可别忘了,我们的一片好心呢。”一个女声嬉笑“和你做不成亲戚,你该成家我们做主家的怎么不会送上贺礼呢。”
“他收了郑德财他们的钱……“乔愉攥紧照片,指节发白,“那枚顶针……他当初说'祖传的宝贝',其实早就准备好用它当道具演戏!“沈行昭用拇指抹去她眼角不知何时溢出的泪(郑玉娥的泪),声音沉冷:“懦弱者的背叛,往往比恶人的刀更锋利。“
拾遗物时,乔愉发现沈行昭多看了那枚顶针两眼。“想到什么了?“她轻声问。
“我在想……“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拇指按在空荡荡的无名指上,“有些人用信物骗真心,有些人却.......。“目光如灼热的烙铁,烫得她心跳失序。
胡杨在楼下故意大声喊道:“两位!要不要顺便在凶宅谈个恋爱啊?黑灯瞎火的快走吧!”
这些线索迅速传回A市研究院。
张雅晴她负责分析从郑家老屋和周家祖宅找到的契约、信函等纸质文物的字迹、纸张和内容,进一步交叉验证信息。
钱昆则利用数据库和人脸模糊匹配技术,在海量的旧报纸、船务记录和南洋华侨档案中进行筛查。
很快,反馈信息汇总到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