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定说着便解释了一下,黄金、白银、铜钱这三种都比较好确定,但牛羊等财物就不好确定了,如果说存了三头牛到钱庄,届时要取的话怎么算?还你三头牛?就算彼此对于牛的大小没有异议,但牛是要吃草的,存放这么多天的费用又是如何计算?
这么一解释,其他人也就懂了,这确实不好使,一些将士顿时露出了失望的眼神。
包定见此,大声说道:“不过你们的运气好!就在不久前,我家少爷给我来信,说是要在大年三十请燕京所有人都吃上一顿饺子!你们的牛羊,有多少我收多少,由我皇家商行的评估师确定价格!”
此言一出,军营里欢声如雷。
不过这还没完,包定又说道:“既然收了,我也索性收个彻底!听说你们打了大胜仗,好多人手上都有好些个缴获要脱手,我皇家商行也一并收了,还是老规矩,由评估师确定价格,童叟无欺!”
打了胜仗,大金国将士手中也确实有不少好东西,这些东西对于某些人而言那就是宝贝,但是在大金国的这些大老粗手中那就是累赘,扔又舍不得扔,带着也不方便,只要能稍微给点钱就能换过来。
包定早就盯上了这些货物,但一直没下手,说白了还是那两字---没钱!
皇家商行需要负责宋、金、辽大国大军的后勤补给,物资虽然是燕云十六州出的,但人家也不是白出的,皇家商行是得付钱的。
光是这一块,就牵制了皇家商行很大一笔资金,但这是政治任务,再难也必须保证。
为了不落人口舌,为了收拢燕云十六州的民心,皇家商行是真金白银收购物资,而且价格公道,光是把这些钱财运来燕云,就动用了数万民夫。
至于说为什么不用银票?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不认啊!
如今包定手中是真的没有多少余钱,至少在燕云是这样,以致于面对大金国将士手中缴获的财物,包定也只能忍痛暂停。
如今大金国的将士们认可了银票,那么包定只需要开出一张张的银票,便能将这些缴获收归囊下,转手就是十倍的利润,夸张点说,这次三皇会晤的费用基本上也就弥补了一大半。
要搞定这些,目前就差大金国皇帝阿骨打点头了,于是包定在万众瞩目下去了阿骨打的行在。
对于包定的到来,阿骨打是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还有些期待,毕竟之前在军营发生的事,阿骨打也已经收到了线报。
阿骨打之所以期待,那是因为阿骨打觉得银票是个好东西,至少能解自己目前的燃眉之急。
游牧民族是没有军饷这个概念的,也就是契丹人学习了中原王朝,在数十年开始搞起了军饷,不过这也是象征性地给点,和不给基本上是没多大区别的。
没有军饷,那么将士的经济来源有何而来,这就不得不说说游牧民族历史悠久的打草谷了。
「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辽史·兵卫志上》)。
说白了就是一个字---抢!
大金国也继承了契丹人这一传统。
历史上,北宋之所以灭亡,其实是偶然,金国在打败辽国之后,继承了打草谷的传统,向着大宋掠夺,草谷这么一打啊,便毫无阻拦地来到了东京城下,然后便惊奇地发现,原来大宋就是个纸老虎。
如果光是这样,北宋还灭不了,猪队友的助攻才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一号猪队友宋徽宗,面对金军来犯,直接就撂挑子了,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自己一溜烟地就跑了。
二号猪队友宋钦宗据说当时是被架着登上皇位的,别人都争抢的皇位,宋钦宗愣是哭着喊着要拒绝,不得不说这是非常罕见的。
这个时候,神队友出现了,老将宗泽临危受命,与各路勤王大军打赢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
一看打赢了,已经跑到外地的一号猪队友就又跑了回来,安心做起了太上皇。
尝到了甜头的大金国再一次卷土重来。
本来吧,金人的打算是就算攻不破东京城,但至少周边的草谷有得打!
但这一次,一号、二号猪队友听信了谗言,启用了一名招摇撞骗的道士,妄图用天兵天将击退来犯之敌!
这特么就很离谱了。
就这样,在一号、二号猪队友的期盼下,招摇撞骗的道士也只能硬着头皮率领所谓的天兵天将出击。
这一幕,一开始也是有点效果的,至少东京城外的金国将士也是很懵逼的,这特么就没见过这么打仗的,难道。。。?
可惜,还没等到短兵相接,天兵天将就率先扛不住了,崩了!
招摇撞骗的道士一看玩脱了,害怕受到清算,一不做二不休,打开城门就跑了。
他这一跑不打紧,但城门开了呀,金军顺势杀进了东京城,这便是靖康之耻,北宋也因此而亡。
扯远了,还是回到打草谷。
女真人也是没有军饷的,是靠着掠夺而生。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次三皇会晤,张安安已经提前警告过了不得扰民,女真人也不敢不遵守。
不得扰民就意味着不能打草谷,就意味着没有收入。
虽说后勤补给都是由皇家商行承担,但这也只限于不饿肚子。
底层的将士说白了也就是打工人,没有收入,老婆孩子谁来养活?
于是阿骨打在和国相撒改商议之后,决定效仿大宋发军饷,但也只限于这一次。
如果是形成惯例,那么以军饷的名义发放也无可厚非,但只限于一次就不能冠以军饷了,不然日后停发了,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因此,阿骨打是以赏赐的名义进行发放的。
可问题是,大金国虽然接连打了胜仗,缴获也是良多,但基本是以牛、羊、战马等为主,如果这是在大金国内,将士们得了牛、羊等生产资料,基本上也就满足了,但这是在燕云,是在燕京。